業(yè)績驗證期投資 要“腳踏實地”
來源:證券時報網作者:林隆鵬2025-03-22 07:47

林隆鵬(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分析師)

近期A股市場呈現震蕩格局,市場風格輪動有所加速,但主題投資熱度居高不下。進入3月下旬,市場進入財報披露季,疊加經濟數據反復、外需擾動增強,投資者需從“仰望星空”轉向“腳踏實地”,以業(yè)績確定性和估值匹配度為核心,挖掘結構性機會。

2月社融數據顯示信貸總量擴張但結構偏弱,企業(yè)中長期貸款占比回落,居民端信貸需求仍待改善。CPI(消費者物價指數)同比增速低位徘徊,反映內需復蘇動能不足。盡管地方生育補貼等政策持續(xù)出臺,但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多體現為結構性而非全局性。

但市場已看到決策層扭轉經濟形勢與支持資本市場的決心,且中國經濟發(fā)展充滿韌性,短期股指下行風險同樣有限,股指呈現橫盤震蕩的概率較大,投資者可調倉不空倉,策略上更重視增長邏輯與業(yè)績變化。

再觀察市場風格,可以發(fā)現當前市場大小風格分化仍處于歷次春季躁動的高點水平。計算機、機械等熱門主題行業(yè)換手率達歷史高位,部分中小市值個股估值與業(yè)績增速明顯偏離,交易結構亟待優(yōu)化。從日歷效應來看,A股存在明顯的“財報效應”,即財報披露期(4月/7月/10月),業(yè)績增速對股價的影響要明顯高于其他月份,而3月下旬是重要過渡期,歷史經驗看中小市值風格的勝率與超額收益均有所回落。

結構行情機會可以分為三大類:科技創(chuàng)新、紅利資產以及順經濟周期行業(yè)。財報披露期將至,業(yè)績驗證期已來,科技板塊的情緒高點已經過去,當下市場關注點可能處在順經濟周期行業(yè),并慢慢轉向紅利資產方向。因此,短期市場配置要重視業(yè)績與估值匹配度,從三條主線把握結構性機會:

主線一,內需政策催化,低估值與低交易擁擠的順經濟周期資產迎來修復,包括受益人口政策加碼的消費板塊,如商貿零售、乳品等行業(yè);受益供給側治理加碼,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的周期行業(yè),如有色、基礎化工、鋼鐵、建材。主線二,臨近4月財報季,關注一季報業(yè)績,家電、新能源、汽車(含摩托車)、工程機械等行業(yè)龍頭業(yè)績值得期待。主線三,科技“轉型牛”主線確立,產業(yè)趨勢明確的軍工、AI基礎設施及智能駕駛仍可關注。

總之,當前市場處于政策預期與業(yè)績驗證的交織期,投資者需在“躁動”與“務實”間取得平衡。在財報季重要過渡期,唯有立足基本面、深挖業(yè)績確定性,方能穿越迷霧,把握結構性行情中的阿爾法機會。短期建議增配順經濟周期方向中的估值修復標的以及紅利資產,中期繼續(xù)錨定科技產業(yè)變革的星辰大海。

責任編輯: 劉少敘
聲明: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、準確,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風險自擔
下載“證券時報”官方APP,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,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(tài),洞察政策信息,把握財富機會。
網友評論
登錄后可以發(fā)言
發(fā)送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
暫無評論
為你推薦
時報熱榜
換一換
    熱點視頻
    換一換